证券市场杠杆 回顾博士后夫妻生“神童”,从小智力过人,医生却建议:送精神病院

证券市场杠杆 回顾博士后夫妻生“神童”,从小智力过人,医生却建议:送精神病院

“把孩子送到精神病院去复查一下吧!”证券市场杠杆

2004年,一对博士后夫妻带2岁的女儿参加了一次心理测试,可没想到却被医生告知,女儿患上了精神病。

“这怎么可能,我女儿2岁就可以认识上万个字,智商超群,怎么可能患有精神病?”

孩子的妈妈杜佳楣无法接受医生的说法,追着医生不依不饶。

01

这个2岁的孩子叫煊煊,父母是高智商博士后,男的叫夏月峰,女的叫杜佳楣。

杜佳楣是北京信息技术大学的老师,夏月峰则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博士。

2002年,杜佳楣生了个可爱的小女儿,他们给孩子取名煊煊,希望她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。

煊煊的到来,让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,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惊喜。

煊煊刚满一岁时,杜佳楣夫妻俩就惊喜地发现,煊煊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特强。

一个小故事妈妈给煊煊讲一次,煊煊好像就听懂了,话都还说不清楚的煊煊,甚至能将故事的内容灵活运用到现实。

一次,妈妈给煊煊讲乌鸦喝水的故事,没想到第二天煊煊在玩耍时,顺手就拿着手上类似石头的小玩具往瓶子里丢。

这个惊喜的发现让杜佳楣夫妻俩很开心,于是妈妈每天会抽出大量的时间来教孩子。

从认字开始,一些简单的小卡片,煊煊基本上听一次都能掌握了。

爸爸夏月峰为了测试孩子不是碰运气,还特意打乱小卡片的顺序,结果无论怎样,煊煊都记得。

此后夫妻俩开始有意识培养孩子学习量,两岁时煊煊已经能够背诵许多古诗,三字经和千字文也是倒背如流。

除了古诗词,煊煊数学方面的天赋也展现出来了,不仅可以手口一致的数数,简单的加减运算也难不倒她。

都说龙生龙,凤生凤,孩子的基因,完美遗传了学霸夫妻俩的优点。

因为智力超群,煊煊很快就成了人们口中的小神童,家人也都对她充满信心,觉得煊煊将来肯定能超过她的父母,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。

但事与愿违,一场突如其来的检查,让杜佳楣夫妻差点陷入绝望。

02

2004年,夫妻俩工作越来越忙,爸爸夏月峰成功考进清华博士后,妈妈杜佳楣因为出色的工作评上了职称,准备考取博士学位。

煊煊也快到上幼儿园的年龄,夫妻俩商量过后,将煊煊早早地送去幼儿园。

在幼儿园里,煊煊凭借过人的智商,很快就得到老师的关注。

可是时间一长,老师发现煊煊有些与众不同,其他小朋友热热闹闹在玩耍打闹,唯独煊煊总是独自一人躲在角落里做自己的事,旁若无人。

“难道天才都这样?”老师有些不明白。

发现煊煊的问题后,老师曾和煊煊父母提过,可那段时间夏月峰和杜佳楣忙于工作,并没有引起重视。

一次偶然的机会,煊煊获得了一次免费的心理检查,杜佳楣夫妻开心地带着孩子去了。

在检查的时候,医生给了煊煊一盒积木,让她搭个高楼,这对于煊煊来说,再简单不过了。

在煊煊将大楼搭建到一半时,医生开始对煊煊进行其他测试。

医生首先要求煊煊:“停止搭建高楼”。

但煊煊对于医生的话充耳不闻,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丝毫不搭理医生,自顾自地继续搭建高楼。

医生感觉不对,他继续试探着向煊煊提出别的要求:“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?”

面对医生的问话,煊煊依旧没有丝毫反应。

看见这种情况,医生感觉不对。

医生转而向杜佳楣夫妻沟通,询问煊煊日常生活情况,但在夫妻俩眼里,煊煊一直都很聪明,并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。

可医生的一个问题,让夫妻俩都愣住了:“孩子平时跟你们有交流吗?”

杜佳楣夫妻俩回想半天,恍然意识到,和别的小朋友相比,煊煊平常的表现感觉就像是一个小机器人。

煊煊没有喜怒、烦躁、开心和不开心。

意识到这一点,杜佳楣夫妻开始担忧,医生建议他们带着煊煊尽早去“六院”做更加全面的检查。

夫妇俩措手不及,“六院”可是出了名的精神疾病专科医院。

惴惴不安的夫妻俩放下手中的工作,带着孩子去“六院”做了全面检查。

夫妻俩还抱着一丝希望,可能是因为孩子太过聪明,才会看上去与其他孩子不一样。

可最终的检查结果,打破了夫妻俩最后的希望,煊煊患有先天性心理疾病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自闭症”。

03

听闻噩耗,夫妻俩难以相信。

煊煊是杜佳楣夫妻的第二个孩子,怀第一个孩子时,因为没有经验,三个月体检时,医生说“孩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,赶紧手术吧。”

煊煊是他们精心备孕几年,好不容易才盼来的孩子。

煊煊从小就那么聪明,竟然患上了自闭症,杜佳楣很崩溃。

夏月峰查阅了大量自闭症患者的资料,但他越看越绝望。

自闭症不是普通打针手术就可以治疗痊愈的,“自闭症”很可能会伴随孩子终生,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,可能孩子以后自理都是问题。

看着如此年幼的女儿,夫妻俩即心疼又无奈,但却不得不接受现实。

为了帮助煊煊走出“自闭症”,夏月峰拒绝了很多私企抛出橄榄枝。

私企虽然工资高,但工作强度大,天天都需要加班,而此时的煊煊特别需要大人陪伴。于是,夏月峰果断选择作息规律的国企。

杜佳楣也无心上班,她辞了工作,放弃考博,每天在家里专心陪伴煊煊。

杜佳楣带着孩子四处求医,按摩,针灸之类的治疗方式,杜佳楣也带着煊煊去试过,但是几个疗程下来,钱也花了,时间也投入了,依旧没有任何效果。

一次偶然,夫妻俩发现美国60年代已经在开始研究自闭症的康复实验了,19名患病儿童中,经过康复训练,有3分之一的儿童恢复了正常生活,这一发现无疑给了杜佳楣夫妻极大的鼓励。

煊煊还不到三岁,未来还有很长时间。

杜佳楣开始利用自己的学霸优势,从网上查到的资料里,提炼关键信息,并列出详细的训练任务,为煊煊量身定做了一套康复训练。

杜佳楣从最基本的自理能力开始,比如穿脱衣物、吃饭等等,对煊煊进行反复训练。

刚开始杜佳楣怕孩子吃不消,害怕萱萱有排斥心理,就一小段一小段地进行,只要萱萱能够完成,杜佳楣就毫不吝啬地进行夸奖。

夏月峰则负责后勤工作,洗衣做饭打扫上班,忙得团团转。

最开始杜佳楣由于不是专业人事,训练一段时间后见煊煊没有起色,也丧气过。

每到这个时候,煊煊好像能猜到妈妈的心思,小小的煊煊会去拉着妈妈的手握起来,煊煊的这一举动,给了杜佳楣夫妻很大的鼓励。

杜佳楣每天最少花六个小时带着煊煊做训练,简单的动作重复做,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,慢慢地,杜佳楣发现煊煊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。

当煊煊正在搭积木时,杜佳楣让她停下来,去拿个小本子,这样的指令煊煊已经能做好了,甚至偶尔煊煊也能配合妈妈做一些简单的互动。

这些小奇迹的发生让夫妻俩激动得睡不着觉,夏月峰每天下班回家,杜佳楣都会分享一些喜悦:“老公,你看煊煊今天又进步一点点了,她会帮我拿东西了。”

此时,夏月峰则高兴地走过去,抱起煊煊鼓励她:“煊煊真棒。”

但是,虽然煊煊的情况在慢慢好转,可离自己独立生活还相差很远,为了将来煊煊的生活有人照顾,已经37岁的杜佳楣做出来了一个大胆的决定。

杜佳楣决定给家里添个二胎:“多一个陪伴煊煊的孩子,也许对煊煊的康复有帮助?”杜佳楣想着。

但杜佳楣也有顾虑,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意外流产,第二个孩子自闭,现在已经高龄的杜佳楣,需要承担很大的生育风险。

但是,为了孩子好,杜佳楣还是决定赌一把。

幸运的是杜佳楣顺利地生下了孩子盈盈。

新生命的到来,似乎也为这个家庭带来了好运。

04

盈盈非常喜欢煊煊姐姐,总是对着她笑,等到盈盈大一点时,她也比较粘姐姐。

盈盈总是拉着姐姐问问题,哪怕有时候姐姐不搭理她,她也不生气,还总是笑嘻嘻地和姐姐分享自己最爱的小玩具。

有盈盈的陪伴,煊煊的状态也越来越好,她不仅开始与人交流,还开始适当参加一些集体活动。

妈妈杜佳楣对自闭症的研究也越来越透彻,她偶尔会在网上分享一些自闭症的康复训练心得,渐渐地,来找杜佳楣咨询自闭症经验的家长也越来越多。

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恢复正常生活,杜佳楣和夏月峰商量过后,做出了一个决定:创办一家针对自闭患者的训练机构。

杜佳楣想要通过自己的经验,去帮助更多的家庭。

自己淋过雨,也想给别人都撑一把伞。

说干就干,最初因为资金问题,夫妻俩只能将训练机构开在民宅里,每天杜佳楣会在房子里,带着一些自闭症孩子,做一些康复训练。

但训练机构没开多久,就收到了周围邻居的投诉,理由是:扰民,影响大家正常生活。

无奈之下,杜佳楣只得卖掉自己的房子,筹钱将训练营搬到商业区。

针对不同的孩子,杜佳楣会因人制宜、因材施教,认真对待每一位到机构的儿童。

自闭症患者最大的困难是难以融入社会,为了解决这一困境,让孩子走进校园正常读书,杜佳楣会一家家地跑幼儿园,接触各个学校的老师,让幼儿园老师定期来考察康复中心的孩子,为康复的孩子进入校园提前做准备。

从此,越来越多的孩子,从杜佳楣的训练机构,慢慢地走进了校园。

最让杜佳楣欣慰的还是自己的宝贝煊煊。

看着煊煊一天天好起来了,杜佳楣把煊煊送到了学校,慢慢地,煊煊和同龄人也能很好地相处了。

每天从学校回到家的煊煊,也会和杜佳楣夫妻分享学校发生的趣事。

盈盈渐渐长大,作为姐姐的煊煊还会主动带着妹妹一起学习。

两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,杜佳楣的事业也越来越顺,许多自闭症孩子通过杜佳楣的训练,得以回归正常生活。

05

2018年煊煊考上了重点大学。

当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,杜佳楣喜极而泣。杜佳楣夫妻多年的坚持,不仅让煊煊融入了社会,还让煊煊成长得比许多孩子更优秀。

人生起起落落,只要在逆境中找到希望,坚持下去,就能看到彩虹。

谁说不是呢?证券市场杠杆

杜佳楣夫妻夏月峰孩子自闭症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